首页 > 仙侠 > 穿越宋末,海上发家 > 第82章 耕海舰启

第82章 耕海舰启

目录
    至元二十六年夏至,七洲洋的浪花拍打着“耕海号”的船舷,这艘由元军楼船改造的巨舰正在进行首航。

    船首的狼头撞角已被熔铸成犁形铁刃,刃口沾着新采的珊瑚碎屑,在阳光下泛着珍珠母贝的光泽——那是黎族匠人用七十二道黎锦工序包裹的“海耕之犁”,既能破浪,又可在浅滩犁出播种沟槽。

     燕红叶扶着船舷的火铳声呐装置,红金战袍上的火铳纹随着船体晃动,与海面的波光形成奇妙共振。

    声呐由十二根废火铳枪管组成,每根枪管长度对应不同的鱼群频率:最短的三尺枪管负责探测沙丁鱼群的高频振动,最长的九尺枪管则能捕捉到鲸鲨的次声波。

    “左舷三度,深度两丈!”了望手敲击枪管,声波在海水中形成肉眼可见的螺旋纹,竟与火铳膛线的轨迹完全一致。

     “是马鲛鱼群!”波斯学徒易卜拉欣盯着水面银光,手中的星盘正在记录声呐的振动频率,“枪管的金属共鸣,竟比我们的羊皮鼓膜更精准。

    ”他的波斯长袍下,藏着从琼州学宫偷师的“火铳音律术”——通过调整枪管长度,让声波在水中绘出鱼群的立体地图。

     船尾的回回炮抽水机发出闷响,曾经的炮身狼头浮雕已被凿成输水阀门,狼嘴大张着吞吐海水,炮耳处的铁链连接着三十六具木质叶轮。

    蒙古族工匠铁木真正在调试阀门刻度:“当年祖父的炮能轰塌城墙,现在咱们的炮能从海底‘舀’出淡水。

    ”他转动刻有蒙文“海耕”的轮盘,抽水机开始将深层海水抽到甲板盐田,海水经过火铳枪管改的蒸馏器,析出的盐晶自动沿着膛线螺旋滑落至储箱。

     夜幕降临,船帆上的“火铳藤甲”图腾突然亮起蓝金光芒——那是阿椰用甜火结晶浸泡过的黎锦,遇暗则明,火焰形状被严格限制为“火铳播种”的图腾:枪管向上,种子从扳机处迸发。

    远处的渔民小船纷纷靠拢,他们看见巨舰的光芒在海面投出巨大的火铳形光斑,光斑中心的“耕”字黎汉双文随波浪起伏,竟像在海面耕耘。

     “给他们看看‘海田丈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