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低调发展
周仓长得倒是没有想象中的鲁莽粗豪,虽然留着络腮胡子,但相貌堂堂,气质稳重,
身穿亲卫甲胄,手持一柄普通长枪。
而魏武卒们,装备甚至比周仓还要华丽。
三层重甲,之前史学界各有争议。
有的说是魏武卒甲胄防护严密,上身甲、髀甲、胫甲完善。
也有的是说魏武卒三层甲胄材质不同,分别以皮甲、铁甲和棉甲形成三重防护。
还有人是说魏武卒身穿的就是三层相叠加的甲胄,以皮革、金属片制成,连套三层。
此刻严洛则是亲眼目睹了魏武卒的甲胄,三层甲胄,以镶嵌金属甲片的皮甲为主。
而且金属多为青铜甲片,毕竟在魏国那个时代,制铁技术还不算十分成熟,产量有限,不可能大规模装备魏武卒。
铁甲往往只有高级将领、精锐部曲才能装备。
而如果是全套青铜甲胄,又会显得十分笨重,所以镶嵌青铜甲片的皮甲才是士卒中的主流。
三层甲胄在身,魏武卒的防护力远远超过严洛之前召唤出来的精锐士卒。
200魏武卒,其中还分伍长、什长、屯长和百人将。
每一名士卒,都举着厚重的大盾、长枪,背负着巨大的蹶张弩以及五十根弩箭。
这蹶张弩分量十足,主体以青铜构造,因为是十二石强弩,需要坐在地上以双脚发力才能上弦。
当然,严洛现在也感觉到了,因为计量单位有差异,魏国这十二石强弩,大约等于后世六石弩这样。
比如宋朝,八石弩大约需要470公斤拉力。
而战国时期的强弩,1石大约30公斤拉力,十二石弩总共需要360公斤拉力,还不如宋朝的八石弩。
《战国策》中曾经提到韩魏十二石弩能“射六百步”,当然,这估计是最远距离。
一般弩的有效射程,只有最远射程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
600步大约800米,可见魏武卒的十二石强弩,有效射程大约在300米这样。
不过如此射程,自然谈不上多高精准度,只有形成数万规模进行齐射,才能对密集阵型的敌人造成毁灭性打击。
当初五万魏武卒对战五十万秦军,一战成名,天下震动,恐怕这其中就有十二石强弩的功劳。
之后秦国发达之后,也大力发展弩兵,汉朝时期
而魏武卒们,装备甚至比周仓还要华丽。
三层重甲,之前史学界各有争议。
有的说是魏武卒甲胄防护严密,上身甲、髀甲、胫甲完善。
也有的是说魏武卒三层甲胄材质不同,分别以皮甲、铁甲和棉甲形成三重防护。
还有人是说魏武卒身穿的就是三层相叠加的甲胄,以皮革、金属片制成,连套三层。
此刻严洛则是亲眼目睹了魏武卒的甲胄,三层甲胄,以镶嵌金属甲片的皮甲为主。
而且金属多为青铜甲片,毕竟在魏国那个时代,制铁技术还不算十分成熟,产量有限,不可能大规模装备魏武卒。
铁甲往往只有高级将领、精锐部曲才能装备。
而如果是全套青铜甲胄,又会显得十分笨重,所以镶嵌青铜甲片的皮甲才是士卒中的主流。
三层甲胄在身,魏武卒的防护力远远超过严洛之前召唤出来的精锐士卒。
200魏武卒,其中还分伍长、什长、屯长和百人将。
每一名士卒,都举着厚重的大盾、长枪,背负着巨大的蹶张弩以及五十根弩箭。
这蹶张弩分量十足,主体以青铜构造,因为是十二石强弩,需要坐在地上以双脚发力才能上弦。
当然,严洛现在也感觉到了,因为计量单位有差异,魏国这十二石强弩,大约等于后世六石弩这样。
比如宋朝,八石弩大约需要470公斤拉力。
而战国时期的强弩,1石大约30公斤拉力,十二石弩总共需要360公斤拉力,还不如宋朝的八石弩。
《战国策》中曾经提到韩魏十二石弩能“射六百步”,当然,这估计是最远距离。
一般弩的有效射程,只有最远射程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
600步大约800米,可见魏武卒的十二石强弩,有效射程大约在300米这样。
不过如此射程,自然谈不上多高精准度,只有形成数万规模进行齐射,才能对密集阵型的敌人造成毁灭性打击。
当初五万魏武卒对战五十万秦军,一战成名,天下震动,恐怕这其中就有十二石强弩的功劳。
之后秦国发达之后,也大力发展弩兵,汉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