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3页
的嘴角几乎快要僵在脸上,努力想让她打消主意:“可是,琰哥儿已经在东林书院入学了。
” 盛兮颜摇摇头,理所当然地说道:“琰哥儿将来是要科举入仕的,当然得给他最好的。
东林书院,退也就退了,我会去与父亲说的,母亲不用担心。
” 刘氏:“……” 刘氏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端起茶盅。
她的指尖微微发白,茶盅在她的手里不住颤动,发出了细微碰撞声。
刘氏相信,要是现在,盛兮颜跑去跟盛兴安说,她想让盛琰进国子监,盛兴安肯定会答应的。
那自家侄子怎么办? 这几年,国子监的招生明显少了,盛兴安明年不一定还有举荐名额。
更何况,家里都想让侄子明年就下场去试试,若是连国子监都进不了,明年考中秀才的机会就更小了,这一耽搁岂不是又是三年?! 刘氏心烦意乱地噙了口热茶,眉头紧紧皱拢,偏偏盛兮颜还在她耳边语调轻快地说着: “琰哥儿,你到了国子监后要好好上课。
” “你才十二岁,也不用太着急,就算明年考不中,三年后再下场也来得及。
” “父亲一直都说你读书有天份,你早些入仕,还能继承父亲的人脉关系。
” 刘氏的手又抖了一下,几滴滚烫的茶水溅在她白嫩的手背上,痛得她差点叫出来。
一旁的孙嬷嬷赶紧接过茶盅,又匆匆忙忙地唤人去拿烫伤膏。
刘氏心里乱成了一团,她最怕的就是这个了。
盛琰已经十二了,她嫡亲的儿子盛瑛才刚满五岁,整整七岁的年龄差距是怎么都弥补不上来的。
若是让盛琰先入了仕,盛兴安的人脉和资源势必会倾斜到他的身上。
等她儿子长大了,还能剩下些什么?怕是连汤都喝不着! 丫鬟琥珀脚步匆匆地拿来了烫伤膏,孙嬷嬷伸手去接,但琥珀却越过了她,直接跪在刘氏的脚凳上,轻柔地给刘氏涂抹着。
孙嬷嬷的手伸在了半空中,脸色有些难看。
” 盛兮颜摇摇头,理所当然地说道:“琰哥儿将来是要科举入仕的,当然得给他最好的。
东林书院,退也就退了,我会去与父亲说的,母亲不用担心。
” 刘氏:“……” 刘氏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端起茶盅。
她的指尖微微发白,茶盅在她的手里不住颤动,发出了细微碰撞声。
刘氏相信,要是现在,盛兮颜跑去跟盛兴安说,她想让盛琰进国子监,盛兴安肯定会答应的。
那自家侄子怎么办? 这几年,国子监的招生明显少了,盛兴安明年不一定还有举荐名额。
更何况,家里都想让侄子明年就下场去试试,若是连国子监都进不了,明年考中秀才的机会就更小了,这一耽搁岂不是又是三年?! 刘氏心烦意乱地噙了口热茶,眉头紧紧皱拢,偏偏盛兮颜还在她耳边语调轻快地说着: “琰哥儿,你到了国子监后要好好上课。
” “你才十二岁,也不用太着急,就算明年考不中,三年后再下场也来得及。
” “父亲一直都说你读书有天份,你早些入仕,还能继承父亲的人脉关系。
” 刘氏的手又抖了一下,几滴滚烫的茶水溅在她白嫩的手背上,痛得她差点叫出来。
一旁的孙嬷嬷赶紧接过茶盅,又匆匆忙忙地唤人去拿烫伤膏。
刘氏心里乱成了一团,她最怕的就是这个了。
盛琰已经十二了,她嫡亲的儿子盛瑛才刚满五岁,整整七岁的年龄差距是怎么都弥补不上来的。
若是让盛琰先入了仕,盛兴安的人脉和资源势必会倾斜到他的身上。
等她儿子长大了,还能剩下些什么?怕是连汤都喝不着! 丫鬟琥珀脚步匆匆地拿来了烫伤膏,孙嬷嬷伸手去接,但琥珀却越过了她,直接跪在刘氏的脚凳上,轻柔地给刘氏涂抹着。
孙嬷嬷的手伸在了半空中,脸色有些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