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乐御花园 一怪空怀情欲喜
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乐御花园 一怪空怀情欲喜
悟一子曰:此下二篇本不欲解,恐解之而愈不识也。
如来云:“若说是事,一切诸天及人,皆当惊疑。
”世人惊疑,器识浅钝,姑置勿论,云何诸天亦复惊疑?则其间必有可惊可疑之事。
故不欲解之,以滋人之惑。
读者谓是空桑之演义,漆园之寓言已耳,亦莫能解其所演何义,所寓何言。
甚将篇中之玉兔,取南风以相谑,真是罪孽!试取书中之显见者解之,或可不事惊疑。
人尽读《西游》矣,前篇“谈因”之“因”字,不当重读耶?“因”者,由来也。
此回即谈父母未生以前之因,与受生以后之来因也。
人尽读《周易》矣,前篇“遇偶”之“偶”字,不当重读耶?偶者,阴爻也。
此下回即明《乾》动而陷于《坤》,以成《坎》;《坤》动而陷于《乾》,以成《离》之配偶也。
当日世尊度世婆心,谈因说法,欲脱生死者,必知其生之因,而后可以学死。
如治病者,必知其病之根,而后可以下药。
故前篇将入给孤园而先谈因,此回将入御花园而先问因,惟有御花问因之妙,然后晓得给孤谈因之理。
所以留在此处说出来因也。
唐僧至金銮殿,国王问道:“僧人从何来?”唐僧奏道:“往西天求经,因有关文,特来朝王。
”已经说出来因矣。
及三人召至午门,午门者,《离》门也。
三个齐齐站定,乃离□卦爻图略(上下各一阳,中一阴)之象。
国王问道:“那三位姓甚名谁?何方人氏?因甚事出家?取何经卷?”非问来因乎?唐僧叫道:“陛下问你来因,你即奏上。
”非问来因乎?行者奏道:“父天母地,曾拜至人,学成大道。
只因乱蟠桃,反天宫,压在五行山下。
”非来因乎?八戒道:“一生混沌,遇一真人,谨修二八之工夫,敬炼三三之前后。
只因蟠桃酒醉,戏弄嫦娥,遭贬临凡。
”非来因乎?沙僧道:“因怕轮回,得遇仙侣。
养就婴儿,配完姹女。
因为蟠桃会上,失手
如来云:“若说是事,一切诸天及人,皆当惊疑。
”世人惊疑,器识浅钝,姑置勿论,云何诸天亦复惊疑?则其间必有可惊可疑之事。
故不欲解之,以滋人之惑。
读者谓是空桑之演义,漆园之寓言已耳,亦莫能解其所演何义,所寓何言。
甚将篇中之玉兔,取南风以相谑,真是罪孽!试取书中之显见者解之,或可不事惊疑。
人尽读《西游》矣,前篇“谈因”之“因”字,不当重读耶?“因”者,由来也。
此回即谈父母未生以前之因,与受生以后之来因也。
人尽读《周易》矣,前篇“遇偶”之“偶”字,不当重读耶?偶者,阴爻也。
此下回即明《乾》动而陷于《坤》,以成《坎》;《坤》动而陷于《乾》,以成《离》之配偶也。
当日世尊度世婆心,谈因说法,欲脱生死者,必知其生之因,而后可以学死。
如治病者,必知其病之根,而后可以下药。
故前篇将入给孤园而先谈因,此回将入御花园而先问因,惟有御花问因之妙,然后晓得给孤谈因之理。
所以留在此处说出来因也。
唐僧至金銮殿,国王问道:“僧人从何来?”唐僧奏道:“往西天求经,因有关文,特来朝王。
”已经说出来因矣。
及三人召至午门,午门者,《离》门也。
三个齐齐站定,乃离□卦爻图略(上下各一阳,中一阴)之象。
国王问道:“那三位姓甚名谁?何方人氏?因甚事出家?取何经卷?”非问来因乎?唐僧叫道:“陛下问你来因,你即奏上。
”非问来因乎?行者奏道:“父天母地,曾拜至人,学成大道。
只因乱蟠桃,反天宫,压在五行山下。
”非来因乎?八戒道:“一生混沌,遇一真人,谨修二八之工夫,敬炼三三之前后。
只因蟠桃酒醉,戏弄嫦娥,遭贬临凡。
”非来因乎?沙僧道:“因怕轮回,得遇仙侣。
养就婴儿,配完姹女。
因为蟠桃会上,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