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观灯 玄英洞唐僧供状 第2页
如民膏之难积,民髓之易竭,非可以寻常花费也。
倘不识其中难得易失之消息,而认假佛为真性,大可悲悯。
你看不识西方之乐,说“这里向善的人,看经念佛,都指望修到中华托生。
”又云“西去灵山,我们未走。
”此以地方之位置为西东,而不识西东不属于地方之位置,正错认路头,误了去向也。
如唐僧不察其假,见佛就拜,乃自己错误,与人无尤,一如其供状而已。
开首“离了玉华城”一句,便见与金平为接壤。
看几个闲游浪子,进慈云寺略歇歇马,称院主闲养自在,留唐僧宽住耍耍,俱是描写偷闲失明之态,故失惊道:“把光阴都错过了。
”篇中以元夜视灯,寓看火候之旨,极为显明。
至辟寒、辟暑、辟尘,假佛输油等名目,写出一段放荡避闲,偷游过日的匪类,认假为真、虚度驹隙情状。
行者大怒道:“你这个偷油的油嘴贼怪”,乃实录也。
“油”者,“游”也,如“羊”者“阳”也。
本书隐语类然。
然“偷油”二字,正发明不识火候,采取过时之义。
油属水,为阴。
三犀系阴土,俱水中之物,亦为阴。
望月而过时采窃,乃以阴盗阴,岂能成真?故为假佛。
盖深明火候之要妙,而乘时采取,则为盗道;不明火候之至理,而违时误用,则为偷油。
同一盗机,而真假悬殊有如此。
沙僧曰:“少迟恐有失。
”八戒曰:“趁此月光,去降魔。
”均是此义。
读者着眼下文,紧接青龙山,深有妙旨。
倘不识其中难得易失之消息,而认假佛为真性,大可悲悯。
你看不识西方之乐,说“这里向善的人,看经念佛,都指望修到中华托生。
”又云“西去灵山,我们未走。
”此以地方之位置为西东,而不识西东不属于地方之位置,正错认路头,误了去向也。
如唐僧不察其假,见佛就拜,乃自己错误,与人无尤,一如其供状而已。
开首“离了玉华城”一句,便见与金平为接壤。
看几个闲游浪子,进慈云寺略歇歇马,称院主闲养自在,留唐僧宽住耍耍,俱是描写偷闲失明之态,故失惊道:“把光阴都错过了。
”篇中以元夜视灯,寓看火候之旨,极为显明。
至辟寒、辟暑、辟尘,假佛输油等名目,写出一段放荡避闲,偷游过日的匪类,认假为真、虚度驹隙情状。
行者大怒道:“你这个偷油的油嘴贼怪”,乃实录也。
“油”者,“游”也,如“羊”者“阳”也。
本书隐语类然。
然“偷油”二字,正发明不识火候,采取过时之义。
油属水,为阴。
三犀系阴土,俱水中之物,亦为阴。
望月而过时采窃,乃以阴盗阴,岂能成真?故为假佛。
盖深明火候之要妙,而乘时采取,则为盗道;不明火候之至理,而违时误用,则为偷油。
同一盗机,而真假悬殊有如此。
沙僧曰:“少迟恐有失。
”八戒曰:“趁此月光,去降魔。
”均是此义。
读者着眼下文,紧接青龙山,深有妙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