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 第102章

第102章 第2页

目录
    。

     展馆很贴心,还特意找来了高杆的水稻来做对比,高矮的区别十分清晰。

    而且矮杆的水稻看上去还要更加粗壮一点。

     农民们席地而坐,一双双眼睛看向天幕,在夜色的勾勒下像是一座座沉默的雕像。

     千百年来都是如此。

     人群中有人喃喃自语:“原来是要更矮一点。

    ” “但是,怎么才能让它们变矮?” 水稻天生就长这么高,难道还能压着它不让它长高吗? 农人们茫然四顾。

     不一会儿,有抽泣声在人群中响起。

     他们觉得这简直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老天爷为什么要这么残忍呢?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却又让这希望远在天边,遥不可及! 大臣们面面相觑:……这…他们也不知道啊!陛下你问错人了吧! 刘彻反应过来自己的确问错人了,算了,等那起过到了长安之后,他再问一下。

    说不定他能想出办法呢? 而此时,赵过也正在驿站之中的空地上,百思不得其解: “怎么才能让水稻变矮?!” 【从它开始,中国的育种史尤其是水稻育种史开始走在了世界前列!】 【根据资料,六十年代的时候,矮杆的水稻在全国推广种植达到了两千四百多万亩,每一亩的产量增加了50公斤!】① 【大家别想着说现在动辄都是几百斤上千斤的亩产,好像50公斤不放在眼里。

    算一下就知道这个数字有多牛了。

    2400万亩稻田,一年就可以增产12亿斤,可以多养活差不多350万人!尤其是,当时六十年代,正好是□□,这个数字就显得尤为珍贵!】② 【曾经有过统计,从矮杆水稻被研发出来之后的几十年里,32年来累计栽培面积为4.48亿公顷,增产稻谷3360亿公斤!黄老也被国际水稻同行誉为“水稻生态育种先驱”。

    】③ 【实至名归!】 烈日下,农民脖子上挂着白色的毛巾正在干活。

     他脚下的水稻长得虽然不高,但是十分茁壮,已经有一大半都挂上了穗,只等着这些稻穗饱满起来,就可以迎来大丰收。

     他看了看远方的天色,脸上带着优愁。

    根据他的经验,别看现在似乎天气晴朗,但很快台风就要来了。

     也不知道自己从农科所拿到的这些矮杆水稻是不是真的能抗倒伏。

     到了晚上的时候,风雨交加。

     一束束手电筒和煤气灯的光亮了起来,农民们都担心自己田里的庄稼,宁可冒着暴雨也要来查看一下才放心。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