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 > 禁庭春昼 作者 阮阮阮烟罗 > 第2章

第2章

目录
    她在宣城等了一个多月,没能等来皇兄他人,等到的是皇兄被启朝大军围困在白澜江、被启朝皇帝萧恒容逼得蹈江自尽的噩耗。

     极度的悲痛下,她神思如狂,不顾一切地往皇兄身死的白澜江赶,明知皇兄已葬身江水,可还是疯了般想见皇兄最后一面。

    抑或是,她心底深处其实是想似皇兄蹈江自戕,她不想孤零零地活在这世上,也不想皇兄孤零零地亡魂无依,她要与皇兄一同长眠在白澜江中。

     但在赶往白澜江的路上,她被启军所擒。

    因她身上携带的名籍是燕朝宫女姜烟雨,她最终与一些前燕宫女内监,同被送到启朝宫中供役,一日又一日苟活于人世。

     这是皇兄所说的“好好活着”吗,她不知道,也无法深想,因往往想得深了,痛苦就像要将她的心撕裂开来。

    从痛苦伤口中溢出的,是深重的仇恨,她想为皇兄报仇,可她若走上复仇之路,这一世定不能善终,就会辜负皇兄的心意,“忘却前尘、好好活着”,这是皇兄对她最后的关爱与嘱咐。

     皇兄留给她的最后物事,是一只紫砂陶埙,那是皇兄常年伴身之物。

    年幼时皇兄对她百般疼爱、无有不允,唯有这只埙,无论她如何撒娇讨要,皇兄都不予她。

    但那夜分别时,因她疑心皇兄是在骗她离开,皇兄将埙放在她手中,说先由她保管,笑说他定会去宣城,纵不为见她,也为拿回这只埙。

     幽凄心绪随着夜色寒沉越发摧人心肝,孤灯冷影下,慕烟取出贴身藏着的紫砂陶埙,轻抚着埙身表面的鸾纹,默然忍耐良久,终不禁红了眼眶。

     元宵宫宴设在宫中望仙台,歌舞升平至夜深方歇。

    宴终人散时已将近亥正,启朝的天子却似殊无倦意,既未驾幸妃嫔居所,也未回清晏殿就寝,就令二三内官随侍散步。

     随侍的内官之首姓周名守恩,身兼殿中、内侍二监,乃是天子心腹近侍,按理最能体贴圣意,但他这时在夜色中悄觑龙颜,却也不大能摸得准年轻的皇帝陛下此刻圣心为何。

     启朝虽建立还没有十载,圣上却已是启朝的第二位天子。

    开国的太宗皇帝,是陛下一母同胞的兄长,太宗皇帝在起兵称帝的第三年,因战伤病入膏肓,临终前为防主少国疑,未传位于其时十一岁的独子萧珏,而是将大启江山交到十八岁的弟弟手中。

    如今五年过去,大启在圣上治下国力强盛所向披靡,就将一统中原江山,想来太宗皇帝泉下有知,定然甚感欣慰。

     只是天下将要太平,朝堂却似有暗流涌动。

    今夜元宵宴上,王公大臣等称颂陛下的文治武功时,有臣子提及负隅顽抗的幽州残兵,太宗皇帝与今上的生母太后独孤氏,闻言就笑让圣上下旨由永宁郡王带兵前去征讨。

     永宁郡王即太宗皇帝的独子萧珏,有大臣赞同太后提议,也有大臣直言反对,两方各执一说、僵持不下,使得原本热闹的宫宴气氛竟似僵凝起来。

    尽管圣上后来说“今夜只管饮酒,此事明日再议”,含笑将这事揭了过去,继续与众人赏灯用宴,然而宴上那一场朝臣间的争执,却似阴云无声地笼罩在大启朝上空。

     周守恩暗暗琢磨着宴上之事,又悄看圣上神色,却还是无法从圣上眉眼间窥出半点圣心,不由暗在心中怀念起曾经的魏博二公子来。

     他是圣上的老奴,从圣上还是魏博节度使府蹒跚学步的小公子时,就伺候在圣上身边。

    圣上与太宗皇帝之父被追尊为太祖皇帝的魏博节度使萧胤,一生只与正妻独孤氏育有两子,圣上作为次子比兄长小十二岁,自幼受独孤氏宠溺偏爱,养得性情骄矜,目下无尘。

     那时在魏博地界,无人不知节度府有两名公子,为兄者乃天之骄子,能谋善断,文武双全,而为弟者颇似纨绔,骄奢闲逸,最好玩乐。

     当大公子跟随父亲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时,二公子却在猎场马球场等地力争头筹。

    不仅在功业上与兄长是云泥之别,与大公子宽仁沉稳性情相较,二公子性子更是出了名的蛮横骄
目录
返回顶部